近日,朋友的小孩剛出世不久,與之討論如何令自己孩子得到最好的成長。「最好」,不只是金錢,不只是生活質素,或考試考第一,而是讓她知道世界有幾大,不要為了稍為好些少的所謂生活質素,而埋沒自己,不作嘗試。


筆者與朋友同為接近 90 後的 80 後,在有認知的情況下,經歷英治時期,香港回歸,以及回歸後二十年的變化。比年過三十二三歲的人有少許不同,因為他們還有機會在「舊體制」裡感受英治餘溫,不一樣。比 90 後不同是因為在回歸時,他們剛上小學,認知不深,感受不到回歸前後的分別,也不一樣。作為處於中間的「夾心階層」,想法難免有點 mix,成為「英中混血兒」。

自命不凡的「精英」

討論沿於近日朋友經過九龍塘又一城,即他以前母校附近,看見有好多自命不凡的所謂有錢人。他們的思考模式是:「我們家住九龍塘,Shopping 就去又一城,我們是社會上的精英。」但老實說,這些生活,是他們自己一手賺回來的嗎?不,大多是父母輩留下來的。這情況不限於又一城,還有金鐘太古廣場,中環置地廣場等,都充斥住這些人。


又一城 Festival Walk (網上圖片)


父母輩及對上的長輩,長期會有種「努力讀書上大學,要成為專業人士,買車買樓養番狗」的「打拼」觀念或者是成功方程式,認為這樣就是成功人生。 無可否認,這種觀念為大部分的他們帶來安居樂業,成為中產。觀念無分對錯,只有在不同時代是否適用的問題。 

中產生活:一切只是「交易」

令大眾成為中產及專業人士,用以界定為「成功」,是英國統治所有殖民地的一大技倆。再次重申,沒有對錯之分,但這策略確實有效,令整個地方歌舞昇平,人人有機會向上流,帶來社會穩定。


這可稱之為一個「交易」:只要你努力讀書,成為專業人士或加入政府,就可換取中產生活及安居樂業,「交易條款」清晰不過。而不能上流的人,就乖乖幫中產打工,而中產就乖乖幫英國人「管理」員工,成為有「權力的人」。


這些「上流人士」認為自己在活著英國人擁有的生活。住洋樓,嘆下午茶,就是所追求的生活。但其實只是表面的一部分,英國人有技巧地將物質生活呈現在我們眼前,這樣會較容易管治。但那種希望建立一個長久帝國的願景,或追求個人榮耀的意志,卻從沒有展現給香港人看。這或許解釋了為何英國人會「訓練」殖民地的人成為專業人士,諸如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等等。因為英國人需要這些專業,有助管治各地的殖民地,而這班人正正就是社會上流的,所謂權力的人。



太古 Swire (網上圖片)


那英國人自己做甚麼?他們的精英全都成為了冒險家 (explorer) 或商人 (businessman)。那些聰明的英國商人走到遠東 (Far East) 來,不是做專業人士,而是建立自己的帝國,如渣甸 (Jardines) 及太古 (Swire) 等等的龐大企業。而幫這些企業打工的高層,正正就是香港本地所謂上流社會的人。


最大的利潤走到哪裡?當然是英國人的口袋裡。


相比我們那種對失敗的懼怕,對所有事情都講求勝算的觀念,英國國力鼎盛期,大力歌頌他們那些在帝國最前線探索未知和開拓疆域的英雄。而當中只有一小撮不甘於現狀,有野心的香港人可以爭取達到英國人最底層的成功,最佳的例子當然是李嘉誠,誠哥。

不同質的教育:分出誰是領袖

回想香港的教育課程,大部分時間花在數學或科學。不是說數學和科學沒有用,但這主要用來訓練「士兵」,與訓練領袖是不同的。這種制度不鼓勵學生跳出框框思考,而是希望每個學生跟遊戲規則玩,力爭上游成為專業人士,以「換取」英國人出口的優質生活。



伊頓公學 Eton College (網上圖片)


對比英國的教育課程,專門為帝國培養人才公立學校如伊頓公學 (Eton College),六成時間對著的是希臘或羅馬的古典文學,學習去細想自己存在的目的,以及一系列征服及探險的故事。他們還會重視體育運動,所有學童都要參與不同運動,目的是訓練團隊合作、訓練耐力以及爭勝的決心。這些元素完全不在任何「出色」的殖民地如香港及新加坡。


所以,上一代會有「努力讀書上大學,要成為專業人士,買車買樓養番狗」的「打拼」觀念,是大勢所趨。但無論如何打拼,也只是幫怡和做事,幫太古做事,幫李嘉誠做事,而永遠不能成為他們。


那種「打拼精神」只是在老闆的公司裡爭取最高的位置,而不是為他們自己打拼。

回歸後的「遊戲規則」:沒有規則

上一代因為「成功」了,希望下一代追隨他們的成功,以這樣的方式成長,成為專業人士,去換取美滿生活。但時代已經不同,Good old days 已經過去。管治者不同,遊戲規則變得不一樣,甚至變得沒有遊戲規則,簡稱「搬籠門」。「交易」不再成立,「交易條款」也得不到保證,讀書好不代表會成為專業人士,成為專業人士亦不等於可保證得到好生活。沒有保證,又何來有人參與這遊戲?


年青人不參與沒有勝算的遊戲,老一輩已「成功」的人卻以為遊戲還是一樣,這就是今日的「代溝」(Generation Gap)



香港回歸中國 (網上圖片)


看著英國人的成功,共產黨曾嘗試玩同樣的遊戲,利用一班「上流的人」,去管治其他人。為何效果差天共地?因為這個遊戲無遊戲規則可言,不是有能者居之,所謂的競爭只是一場戲,最終「勝出者」只是能討話事人歡心的奴才。最初,還有一班雄心壯志的香港人希望參加這新遊戲,認為自己了解「規則」,勝出有望。一次沒有,兩次沒有,三次沒有,大家發現沒有「規則」可隨,有能者心灰意冷,剩下的就是現今看到的一群「嘍囉」,一群在正常遊戲規則下根本無可能勝出的二等甚至三等「人材」。可悲的是,他們真的認為自己爬到今日的位置,全憑自己的能力。


王維基正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英治時期,他是沒有可能不獲發牌,因為大家有規有矩,能跟足程序就會得到可預期回報。但在「籠門」隨意搬的情況下,實際發生了甚麼事大家看得很清楚。

給孩子最好的?

那麼應該給自己的子女甚麼?也許是令他們知道世界有多大,不要只注視所謂的中產生活,所謂的名利,去望望那些平時不起眼的人。對,這刻可能不起眼,也許你當他們是整天躲起來,沒有生活品味的「垃圾」,但那些人可能正默默在研究新科技,新技術。那些人心底裡存在著一個夢想,一種使命。當你在買手袋之際,那些人可能只完成了將來會建造出來的火星殖民火箭的百分之二。但當他們完成百分之百之際,你與他們的距離已是遙不可及。


給孩子最好的,就是教曉他們如何建造屬於自己的新遊戲,就像在灣區 (Bay area) 創業的伙子一樣,建造了一個全新的遊戲,一個不遵從舊制度的遊戲。


如果下一代不參與這英治時期遺下卻融合了中國色彩的「向上流遊戲」,香港可能可以走出現時的困局。


沒有參加者的遊戲,就成不了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