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書展 2017 現場


「文青」二字近年冷門變時興,早陣子在一家茶餐廳吃早餐,對面搭枱的兩個妙齡女子,其中一個對她身旁的朋友說道:「我對行山約會真的沒興趣,我只想行下街,睇下啲文青嘢。」我呷著雪菜肉絲米,心裡忍不住倒抽一口氣。


香港各種各樣的潮流,一旦成為潮流,彷彿就無法保住原狀,一朝登上了潮流舞台就沒有下台階,在台上只能任由射燈的熱力將之燃燒殆盡,沒有退路,也幾乎沒甚麼好結果。行山變成潮流玩意踐踏了多少珍貴草木;「文青」概念風行也淹沒了文青本來的面貌,慘成MK的變種。今年二月舉行的台北書展,一批香港作家飛到台北展場作了多場講座,當中不乏歷練豐富的文壇前輩。其中許迪鏘、李孝聰、凌冰,向台灣文學愛好者分享了昔日辦文學雜誌《大拇指》的點滴,用言語和舊雜誌,試著把文青這回事還原。


《大拇指》創刊於1975年,「大拇指」之名取自豐子愷的散文《手指》,本港著名作家也斯在發刊詞寫道:「豐子愷說過:在一雙手中,大拇指的模樣最笨拙,做苦工却不辭勞;討好的工作和享樂的機會未必輪到它,做事却少不了它的-份。它的用途很多:流血時要它捺住,吃果子要它剝皮,進門要它撳鈴。現在我們要辦一份刊物,做起事來,就會發覺:如果要止住流血、如果要享用果實、如果要與別人溝通、到最後還是得用自己的手 。借用『大拇指』的名字,不過是以此自勉吧了。」《大拇指》成員之一關夢南指創刊目的是鼓勵中學生寫作,當時讀者人數高達一萬人左右。《大拇指》於1987年2月停刊,由創刊至停刊歷時約12年。


《大拇指》昔日成員之一,許迪鏘在台北書展展示出珍藏的一份《大拇指》—— 看起來無論大小或印刷樣式,都頗像今時今日的免費報紙。按《香港文學通訊》第119期所載,《大拇指》創刊初期是以周刊形式發表,1977年左右開始轉為月刊形式。《大拇指》的成員將雜誌的性質定為同人刊物,多位參與的作者同時兼任編輯。


雖為雜誌,但《大拇指》在香港文壇的凝聚力,遠遠不止於辦好一份刊物。今時今日的香港「老文青」年輕時代,並不是一味關自己在書房裡默默筆耕;露營、爬山、去旅行、去拜訪兩岸三地的文學名家,他們聚在一起,集體活動豐富多姿,文靜和好動,一點也不排斥。許迪鏘笑言那時他們的活動都是戶外的、耗體力的玩意兒;如今老文青們再聚,都只想留在室內吃喝聊天就好。


在老文青這一代,喜愛文學除了可以活潑好動,原來更可以追趕潮流,許迪鏘提到當年不少《大拇指》的編輯都鍾愛Bob Dylan,於是創刊初期已經有不少寫關於Bob Dylan的文章,文藝地走在潮流尖端,筆者開始懷疑文青就是柔弱和非主流這些概念到底是從哪裡跑出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