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Pi》,大概不會有《迷上癮》及之後的作品。Darren Aronofsky憑本片初露頭角,執導一個關於執迷的故事,追求計算出Pi的216個小數位,招致瘋狂混沌的心靈,樹立導演強烈個人風格,在其後的電影不難發現分享相似的主題,依然是講述人性的失智和沉迷。


《Pi》以黑白拍攝,高對比的黑白色調,以及極粗糙的微粒,形成一種不安,看不清楚全面的視角,製造對主角的不可信任。他相信世界萬物都運行着一組規律,因為有着這個信念,誓要每天困在封閉的房間裏,對住電腦,要算出無窮無盡的數字。最後,電腦和自己都產生了「意外」,那些數字沒有被列印出來,卻只印在腦中。


原來目的得到了,找到了π 的小數謎底。然後呢?他並沒有得到甚麼,甚至無半點興奮,更是被數字反噬,受到華爾街資本家的貪婪、猶太人的宗教迷思威迫,生命及心靈遭受傷害。


電影不時展現主角的幻覺,在火車站看見自己的分身,又會用筆觸碰地上的/洗手盤的腦袋,虛實交錯,敘事上正如寇比力克的《閃靈》,故事幾乎沒有客觀的角度,頗長篇幅困在主角的主觀視角,讓觀眾代入其內心的動盪瘋狂。甚至他面對的人和事,可能都只是局限在其心理投射。





不過,Darren Aronofsky 在這部處男作的處理可算是樂觀,在黑暗詭異的調子中,仍有出路,跟數學教授的每段對話都是一場思辯,嘗試把男主角導回正軌,以典型的正反鏡頭處理,是全片拍得最具體真實的情節,結局「鑽腦」一幕處理或許極端,但可以視為男主角打破偏執的一門方法,根治自己腦袋的毛病,而最後坐在公園長椅望着樹葉間的陽光,終於不再沉迷難以拆解的數字,活得像個平常人,拋下執念,才能看見兒時渴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