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ading stars(via The Economist,2016-02-27)


         上年暑假荷里活重拍《賓虛》(Ben-Hur),票房不濟。影片固然拍得不好,導演應負最大責任,但也有聲音表示選角不當才是主因,如《綜藝》(Variety)首席影評人格利伯曼(Owen Gleiberman)當時就以 “A Lesson of the ‘Ben-Hur’ Debacle: Movie Stars Still Matter"(註 1)為題,指出當今電影主賣動作與特技場面,人物相對不再重要,而超級英雄電影當道,片片相扣集集相續,背景世界比故事本身更複雜,同時英雄名號大於主演演員,誰演也能吸引觀眾,也是令電影星光不再的原因,但他始終強調大明星的獨特性格,那份 quality of soul,可有起死回生點石成金之效,認為 “without them, we’re just staring up at movies that are big glittering empty shells",依然相信明星的魅力。可是相隔半年,《綜藝》另一位論者作年終回顧時,則以 “5 Box Office Lessons From 2016: From Franchise Fatigue to Fading Movie Stars"(註 2)為題,語調比較悲觀,純以票房而論,上年以大明星(無論是單/雙星孭飛還是群星拱照)為賣點的影片,數字大多慘澹,賣座導演們也多有失手,大明星大導演能相輔相成且叫好叫座的影片,幾乎只有《薩利機長:迫降奇蹟》(Sully)一部。到底這是因為明星效應不再,還是觀眾只愛綠幕數字人,抑或只屬今年的現象?事實上上年度許多爆米花電影都未臻期望的水準,像《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儘管其受到的性別與種族歧視實不公平,拖累了票房,甚為可惜,然而影片的創意未若原版,整體而言並未勝過同期電影多少,也是無法否認的。


        香港的電影市場早已扭曲不全,上年只得一部「Korean War 2」和一條「半人魚」票房較佳,難以據此討論明星效應的問題,反倒在樂壇也許才更需討論這點。至於中國,上年影視行業收入增長未達理想,最近還因幾部明星大片的敗走票房,牽引出黨媒、片商與影評、觀眾的論爭(註 3),教人不忍卒睹,即使不談這個,單是「小鮮肉經濟」的出現(註 4),也側面反映了明星效應不再輝煌,觀眾看鮮不看星的事實。到底這是否全世界的普遍現象?可是看日本,星野源和新垣結衣今年就大紅大紫,不過電視與電影的明星效應又總有分別。畢彼德與尊尼特普的婚姻問題,影響到觀眾的印象,無疑是令光環墮落的原因之一,但好好先生從來不是明星之所以亮眼的理由。是因為八九十年代崛起的那一輩明星開始衰老,而新人又未能接班的緣故嗎?有可能,像許多觀眾看完《擺渡人》,都認為梁朝偉和金城武無可奈何真的老了,雖然仍是很帥,始終無法繼續老嫩通吃。是因為網絡年代全民監察人人愛批評,執著芝麻小事,磨平了明星性格又拉近了明星距離兼加速了明星周期嗎?我想「以上皆是」吧。


        不過,我寧願單純一些,還是回到影片質素吧。其實從來沒有化腐朽為神奇這回事,懂得發揮明星的特長,就已是神奇了,就說喜劇吧,九十年代最好玩抵死且以群星掛帥的兩部港產片,《家有囍事》(1992)與《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1993),論導演功力,相比起同期的高手,高志森遠不如王晶能精熟各類類型片且能揉合出入之技藝,劉鎮偉其實也沒有周星馳那麼厲害的 montage ideas 與 pictorial sense,但他倆懂得善用手頭上的大明星,張國榮與毛舜筠的一對,劉嘉玲與梁家輝分別的反串,無論拍成甚麼樣子,都已是話題了。回頭看《捉鬼敢死隊》各女隊員的性格塑造,看似前衛有時代感,其實見慣見熟太保守了,所以爆出來的是演蠢的雷神,但那又怎撐得起整部影片呢?至於《擺渡人》,因為擺渡的是王家衛,不是明星梁朝偉和金城武,觀眾沒有耐心解讀,失敗也是意料中事吧(?)。


註 1︰http://variety.com/2016/film/columns/ben-hur-jack-huston-charlton-heston-1201841537/


註 2︰http://variety.com/2017/film/news/box-office-2016-rogue-one-finding-dory-china-1201950841/


註 3︰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102-opinion-douban-china-movie/


註 4︰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13-mainland-youngmale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