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是民主的一大步,歷史會記下七成一人投票的一頁。慶幸我和不如的投票對象都成功當選,兩個候選人都是初次參選就擊退了盤據區內良久的建制派或中立親建制人士,完全打破了我當初「用選票表達訴求但無法改變現實」的想法。選票除了表達訴求,也真的有作為。不用懷疑誰是主流民意誰要檢討了,也希望此刻的勝利不要衝昏了頭腦,因為這選舉或多或少,是內心的憤怒衝擊的成果,若然當選後只是掛名不做事,那很難向失去生命及自由的許多年輕人交代。


究竟一個人要多讓人討厭,才會在選舉落敗後,一大班群眾會高聲狂呼,還會將香檳灑滿一地。相信那人即使是真心膠,也會有一絲不快,而這不快,卻遍地開花,花開的情況遠超想像,那不但是一種政黨更替的過程,更重要的那是代表民意的表達,用一息尚存的民主選舉,達到區議會層面的民主小勝。


在選舉前一周,理工大學才烽煙四起,憂慮局勢會急轉直下,甚至警察開槍震壓,莫說區議會會被迫取消,甚或香港也可能被軍人進佔實施戒嚴變死城。幸而,理性及聰慧的人們停止了干戈,在平和的環境下完成了那一幕又一幕,井然有序的排隊投票。連鄉村地區都要排隊四十五分鐘才能投一票時,就猜到這選舉一定會破天荒地將參與度提高至極點。


不出所料,親政府那一方是崩盤式潰敗,令鬱結多時的大多數大吐烏氣,也代表着,香港人不甘願成為統戰的一方,也不願意盲從,是一個很重要也強力的訊號,給港府,給世界,也要展示給內地看。學着某零當選政黨的領袖說,沒有一個黨可以永遠執政。這話在不同角度聽來,都有薰陶之效,既可安慰大敗的建制派,又可挑逗大勝的民主派,意味深遠,也耐人尋味。


可以快樂一會兒,但希望只是一會兒。勝利背後的血和淚,要謙卑地實踐,以政績去感染支持和原本不支持的每一個地區市民,要讓每一個走出來投票的人,都認為他的選票有價值,有作用,有制衡能力,才會讓民主投票持之以恆,行之有效。日後選舉,不再用流血和生命去催谷港人的情緒換來勝利,而是民心所向,以踏實具說服力的成績,得到選票。


許多長者都關心年輕人,也希望在社區中得到一些尊重及關懷。這是區議員的服務範圍,也是地區工作的一部分,許多當選的年輕議員除了宣揚政治理念外,在地區工作上也要照顧及真正接收民眾的想法及投訴,再而發揮橋樑作用。要知道,小恩小惠小利益的地區工作漸被淘汰,但要如何在這層面上突破,甚或讓原本反對年輕人當選的一班老而不(固執一方)都在有說服力的地區工作中折服,走在街頭會向區議員點頭微笑,街市賣菜的商販會主動說多送一個蕃茄予議員,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會第一時間致電議員求助,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在實踐時卻有着大學問,也不容易。


今次許多年輕人當選,我投的柴灣選區的人只有二十三歲。也有許多獨立當選人有着好看的面孔,那是地區的一份清新,甚至有人受到日本媒體注目。其實在政治角力中,贏得傳媒焦點也是有力的優勢,然而當選人要謙虛受教,地區上或者有些不懷好意的人會刻意指罵或抹黑,但不要意氣用事,就用學習及實踐的心態去應對,用往後的四年,至少在地區層面扭轉那種只為小利益小甜頭而投票的現象。


有些時候,甜頭是需要的,笑容不要只在選舉期間為選票而展示,即使表面不支持年輕人的長者,他們內心不壞,看看那份工作的誠意,有時簡單如日曆,或代為填表申請長者卡,他們內心都會感到溫暖,也許漸漸明白,年輕不是罪,而是這城市的未來。



註:相片取自其中一個年輕當選人的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