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的影視課程愈來愈多,本地的電影教育也逐漸蓬勃,但仍有部份學生選擇到海外升學,修讀電影,雖然人數並不多,但在這個整天喊著青黃不接、急需新血的電影業,無論是哪裡畢業的畢業生,本應是不可缺乏的接班人才。 
 
然而現實事與願違,無論本地或海外電影系畢業生,他們要實踐心中的電影夢,困難重重。相比本地畢業生,海外留學回流的年青人,面對的挑戰則更大。 
 
門路狹窄的香港電影業 
 
香港電影業的其中一個重要弊病,莫過於入行門路過於狹窄,整個行業不會公開招募,你想參與電影製作,無論是主流電影工業,抑或是獨立電影,就必須認識一些相關人士,才有參與機會。 
 
關於電影業甚少公開招募人才的問題,筆者在以往的文章曾提及。本地電影系學生仍可透過學校或老師的關係,從事電影工作,例如《點五步》及《淪落人》均有浸會大學的製作背景,所以兩齣電影中,有不少工作人員都是浸大的學生及畢業生。 
 
本地電影系學生有這樣的機會,但海外留學的電影系畢業生呢?連這個機會都沒有!當整個行業仍依賴別人介紹及裙帶關係,以達到所謂的薪火相傳時,你還覺得這個行業的前景樂觀嗎?或者,因為擔心畢業後人脈及工作關係,而放棄海外升學、擴闊視野的機會,不是可惜嗎? 
 
也許有人認為,海外畢業生的人脈在外地,為何不留在當地發展,不是更有利事業發展嗎?回港後事業發展停濟不前,不是咎由自取嗎?如果有人真的如此想法,難免過於冷漠無情。大家必須明白,畢業生選擇回流還是留在當地,是個人自由選擇,而且畢業生選擇回流,對香港社會及業界是一件好事,但當他們在香港缺乏機遇,迫使他們只能在外地發展電影事業,豈不是推動人才流失? 
 
坊間的忽視 
 
香港與電影相關的比賽都有意或無意地,把海外留學港生忽略,例如早期的「鮮浪潮」學生組,參賽隊伍需由本地大專院校校方遴選,變相是海外留學的香港學生無法參與;或者像「首部劇情電影計劃」,雖然列明大專組參賽團隊的導演必須是本地或海外專上學院學生或畢業生,即在海外大專院校就讀的本港居民均可報名,但同時列明,參賽團隊必須經其中一間名單中的本地專上學院推薦,才可參加。問題來了,像浸會大學或演藝學院般設有電影系、有大量相關學課學生及畢業生的院校,本身校內甄選可能已經激烈,它們還會考慮其他院校學生的報名申請嗎?就算校內甄選競爭不激烈,它們會考慮推薦一個跟自己院校毫無關係的人嗎? 
 
另外,部份本地製作公司招聘時會列明,應徵者須為本地大專院校畢業,為何那麼強調「本地」二字?彷彿香港學生不會到海外留學讀電影,或者認為香港學生在外地生活,就不知道香港情況、與香港環境脫節?這想法實在無知且可笑,那倒不如所有行業不招聘海外回流畢業生! 
 
海外留學的視野及重要性 
 
相比以往及其他地區,現時香港的影視課程充裕,其學歷也獲得社會認同,可能讓一些人認為,本地青年無須到外地留學,修讀電影,但是香港的影視學院發展較遲,名氣和水平與世界一流電影學院仍有距離,而且部份國家的學生製作資源或許較本地的豐富,不像得香港學生,在公園、甚至在自己學校拍攝也有被阻的可能。 
 
海外留學,至少能得知其他地方的學生水平、風格如何,也能知道當地電影業發展情況,建立一套比較嶄新、不同的思維,為本地電影業帶來美學等方面的刺激,帶來不一樣、多元化的人才。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一群曾在海外修讀電影的青年導演,所帶領的香港電影新浪潮,為本地電影拍攝手法及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海外留學畢業生有一定的價值,但往往被忽略,這是我們看待學生回流,較三十年前的,是否倒退了嗎?還是本地電影教育豐富了,從此自我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