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先服用:

1. 此清單絕對掛一漏萬,而且掛羊頭賣狗肉

2. 清單列出作品不分高低只跟出版先後(2017年1月至12月間)

3.介紹為主,不作評論

4. 目的無他,留紀錄,整理一下方便大家

5.不嫌棄可再參考《字花》70期「香港出版物回顧」



(圖片出處:自己影)


鄧正健編:《機器與憂鬱:字花十年選評論卷》,香港:水煮魚文化,2017年1月。


選輯本地文學雜誌《字花》評論版刊登文章,全書分成七章節,並有三段「中埸休息」,收錄一些本土文學討論。以作者群看,入選者的年齡跨度寬闊,近至九十後作者亦有選入,以見《字花》一直著重於培育年輕創作者的傾向。細看七章的小標題,不難發現其回應香港文學研究熱議題的用心。例如以「香港不再憂鬱」回應「香港的憂鬱」(盧瑋鑾,1983)的論調;又以「身土不二」以概括近年香港本土意識討論。選篇上從作者論的文章、文本細讀式的文章、概述式文字、斷代論述、跨文化文本、評論之評論都有旁觸。另外,中場休息收錄三份對談、報導稿,以見未有太多討論的議題。



(圖片:借自商務印書館網頁)


盧瑋鑾、熊志琴訪問及紀錄:《香港文化眾聲道2》,香港:三聯書店,2017年1月。


以《中國學生周報》群體為口述對象的珍貴口述紀錄。較難得的是口述者的個人見解在提問的設計、選人以及註解中旁見。在不影響口述者論調的前題下,重複提問關鍵議題(諸如美元文化影響、《中國學生周報》編輯方針、海外方針),以見眾貌。常言道口述歷史之主觀、缺乏實證,此口述紀錄可作方法上之突破或參考。



(圖片:自己影)


游靜:《游動的影》,香港:文化工房,2017年1月。


說是影評集可,說是散文集亦可,此影評集收錄游靜近20年的文章,篇幅普遍較短,主觀意味強。成「影。找。我」、「國。族。家」、「女。性。男」三部份,似是以游靜本人的研究關注範疇著手分類。我較關注的是最後一部份,當中關於香港同志影像的論述不容忽視。



(圖片:自己影)


鄧正健:《道旁兒》,香港:文化工房,2017年3月。


鄧正健首部評論結集。全書分五輯,惟最後一輯其實更似小說創作。整體觀之可見其理論基礎來自於西方理論較多(第一、第四輯均為西方理論批評),入選的香港文學評論為數不多,卻是少數敢言的批評文字。這一點,從〈李智良現象〉以及〈鬱鬱地捧讀卡謬——潘國靈的文藝、城市與附魔〉足見。



(圖片:借自博客來書影)


盧瑋鑾、鄭樹森編:《淪陷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香港:天地圖書,2107年3月。


資料集彙編,一般而言求全而不求角度。盧瑋鑾、鄭樹森編的這部選集卻在求全以外求論。其同系列之作品選、資料選亦然,在開首附上〈編選報告〉。名為報告,實質就入選文字、香港文學概念作分析和介定。諸如這一部選集,基本上為淪陷時期香港的東亞論述、文化活動影響、報刊及文化人群體都提供了珍貴的見解與評價。



(圖片:借自天地圖書網上商店)


鄭明仁:《淪陷時期香港報業與「漢奸」》,香港:練習文化實驗室有限公司,2017年4月。


捉緊「報業」與「漢奸」兩詞,以見淪陷時期文化人與日本政府的關係。立論主要根據當時的六份經由日本占港軍政府統一的華語報紙,正如論者在文中不斷用的「表面證據」一詞,從紙面資料的梳理上而言,此論著的確勾沉與分述了淪陷時期報業概況。並且,在最後兩節努力為部份文化人的「附敵」問題翻案,其努力尤為珍貴。



(圖片:借自聯合書刊物流網頁)


陳國球:《香港‧文學:影與響》,香港:練習文化實驗室有限公司,2017年5月。


此結集不純然是評論結集,同時亦有收錄陳國球的散文(見第一輯),第二輯則收錄其序文。較有趣的是第三輯收錄其與陳平原、李歐梵等重要學者關於香港文學的對談紀錄。



(圖片:借自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臉書專頁)


彭麗君:《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


學術著作。原著本為英語。從分析策略中見藝術形式與政治之間的協作關係。 那些藝術作品裡看出政府如何透過鼓吹值得人民學習的「典範」人物,以及如何以藝術建構虛擬的完美「樣板」人物,換來威權統治之成功。這些典範與樣板所隱去的政權暴力,在今天讀來仍覺有時代感。



(圖片:借自商務印書館網頁)


鄺可怡:《黑暗的明燈: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學》,香港:商務印書館,2017年6月。


學術著作。以早期中國現代派的翻譯策略,結合法語原始文獻作分析,勾勒兩者之間跨地域的文學思潮影響。我較為感興趣的是著述裡提及香港兩個部分,包括「五十年代:從左翼文藝思潮到現代主義的引介」,以及「鄉村自然的象徵:香港」兩部份。


(碎碎唸:未到12月,希望仍有重要的香港評論著述出版吧…)


(鳴謝李薇婷授權轉載,內容經編輯作少量修改。原文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