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香港最大型且最具代表性的短片比賽,非ifva和鮮浪潮莫屬,每年ifva和鮮浪潮的得獎結果公佈後,都有人走出來說「香港電影薪火相傳」、「香港電影另一股浪潮」的陳腔濫調,甚至有人認為ifva和鮮浪潮的出現,就是提拔新人的最佳表現。事實上,可以獲得承傳的,有多少人呢?每年一度的新鮮浪潮,會否只是蕓花一現呢?


當然,無可否認這些比賽對提拔新人有一定的作用,在當今新晉電影工作者中,無論在主流商業片、抑或是獨立電影及紀錄片,都有不少曾入圍上述比賽的人士,可見其比賽的影響力和成效。


工業的大量投入與獲獎的少數


不過,假若因而認為ifva和鮮浪潮這類比賽,就是解決電影業青黃不接最佳方法的話,筆者並不同意。首先,香港每年的影視學系畢業生數以百計,而短片比賽的入圍人數最多只有二三十人,況且筆者早前曾撰文批評ifva淪為「鮮浪潮2.0」 ,即ifva入圍的短片和導演經常與鮮浪潮重複,成功入圍短片比賽者,是極少數的幸運兒。


或許有人認為,這些短片比賽入圍及得獎者,是精英,機會是留給有資質的人,短片比賽是汰弱留強的場地。對於這種說法,筆者認為這是非常片面的結論。大家需要明白,能否在短片比賽入圍甚至獲獎,很講求評審的口味,以ifva為例,曾出現不少與電影無關的社會人士擔任評審,其對電影、錄像的認知成疑問,因此,入圍與獲獎與否,運氣佔不少因素。


再者,一個電影系學生、行內新人是否具有資質,並不是單憑一部作品就能斷定的,有些人初出茅廬已鋒芒畢露,有些人卻大氣晚成﹐無論是哪個創作範疇,這句說話都適用。短片比賽有助於前者的事業發展,至於後者等影視界新人呢?從來沒有得到任何幫助!


香港電影業,一直以來非常強調「工業」二字,強調不同崗位的人努力合作;「工業」二字,亦代表勞動力的投入,一部主流港產中小型電影,所需要的工作人員數目也不少,因此,真正的薪火相傳,需要一整個群體,需要更多新人的投入,而不應只是提拔少數短片比賽的得獎者。


新人缺乏機遇與業界狹窄門檻


可是,除了短片比賽外,香港電影業提拔新人的方式少得可憐,仍然停留於透過人脈關係而提拔新人,吸納極少數的短片比賽優勝者,對他們來說已是新鮮事了!沒有人脈關係的年青人,或者他們唯一擁有人脈關係的地方,就是學校,所以部份學生就讀電影學課只為求認識業界人士,對業界前輩擦馬屁,從而方便自己走入電影工業。


人才培訓需要時間,年輕人加入電影業,他們需要時間成長,從而有足夠能力創作出具質素的作品。初出茅廬就能鋒芒畢露的人,只有少數,要改善業內所謂青黃不接問題,甚至達至一個電影新氣象,業界需要培育及提拔更多不同崗位的年輕人才,培訓也不只是限制於學校內,畢竟學校內的理論與業內實踐是兩回事,而且電影創作從來需要不斷自我增值。今天看似平庸的年青人,如果他有毅力面對不同的困難及勞力學習,誰人也不能排除他有成大器的一天,問題在於電影業能否給予年青人機會呢?


這篇文章不是想否定短片比賽的價值,而是指出大眾對短片比賽付以過大的厚望,以為提拔少數比賽優勝者就可以達到薪火相傳,而忽略了電影業界種種問題如入行門檻狹窄、缺乏提拔人才的階梯和制度等。很多資深電影工作者,從來不會思考如何解決承傳問題,他們或會趁每年一度的鮮浪潮或金像獎強調自己重視新人,平時呢?即時多起用新人,當中有不少對他們進行剝削,美其名給予新人機會,實質貪求廉價甚至免費勞工而已!